内容分类
相关链接 
背景:
研究生教育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日期:2025-10-18]

内蒙古师范大学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数学) 代码:045104

一、培养目标

旨在造就从事中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复合型、职业型专任教师。具体培养目标为: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了解教育专业和数学学科专业前沿和发展趋势。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扎实的教育专业和数学学科专业基础。

(三)具有较强的数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能理论结合实践,胜任并能创造性地开展数学教育教学工作。

(四)具有较强的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善于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数学教育教学实践问题。

(五)具有较强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能力,能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和资源开展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

(六)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具有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七)至少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人员。报考人员前置专业应与学科

教学(数学)专业领域密切相关。

1


三、学习年限

学制是 3 年,学习年限为 3-5(含休学等中断学习时间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6 学分)、学位基础课(8 学分)、专业必修课(9 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 8 学分)、实践教学(8 学分)和劳动教育类课程(1 学分),毕业总学分不少于 39 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表 1。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采取课程考试、课程论文、调查报告、教学设计、实践报告等多种评价方式,加强过程性评价,注重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建立基于评价的课程与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1 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设学期

考核方式

开课单位

学分合计









学位课程




公共必修课

23S10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6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











23

23S108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1

考试

23S10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1

18

1

考试

23S101

英语(一

2

36

1

考试

外国

语学

23S201

日语(一

2

36

1

考试



学位基础课

23QJ111

教育原理

2

36

1

考试


教育学院

23QJ112

课程与教学论

2

36

1

考试

23QJ113

教育研究方法

2

36

1

考试

23QJ114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

36

1

考试

心理

学院



专业必修课

24QJ45104201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1

18

3

考查


数学科学学院

24QJ45104301

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研究

2

36

3

考查

24QJ45104302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2

36

3

考查

24QJ45104303

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

2

36

2

考查

24QJ45104304

解题研究与数学竞赛

2

36

2

考查

非学位

专业选修课

24QJ45104401

学科素养类课程

数学学科基础与前沿专题

2

36

2

考查

数学科学学院


27

24QJ45104402

数学史

2

36

2

考查

24QJ45104403

数学方法论

2

36

2

考查


课程


24QJ45104404

教育专业类课程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2

36

2

考查



24QJ45104405

数学教育文献选读

1

18

2

考查

24QJ45104406

数学学习论

2

36

3

考查

24QJ45104407

教育特色类课程

数学哲学

2

36

2

考查

24QJ45104408

数学教育史

2

36

3

考查

24QJ45104409

数学欣赏

1

18

2

考查

劳动教育

类课程

24QJ45104701

劳动教育

1

18

2

考查

研究

生院



实践教学

24QJ45104501

校内实训

教学技能训练、课例分析等

2

36

4

考查

数学科学学院

基地学校

24QJ45104502


校外实践

教育见习

1

18

3、4

考查

24QJ45104503

教育实习

4

72

5

考查

24QJ45104504

教育研习

1

18

5

考查

总学分

50

【注】(1)必修课包含公共必修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实践教学课(2)本科为非师范类专业的

学生,应至少补修 3 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学生自主学习,导师督促完成。

五、培养方式

有序组织开展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撰写等培养环节,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导师要通过定期组会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教育实践研究能力。导师组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中期检查、预审(预答辩、答辩等环节进行集体指导,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

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小组合作等适切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

六、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践教学采取微格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多种形式。时间安排上可根据实际采用集中实习、分段实习或集中实习与分段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学年,教育见习在第三、四学期进行,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在第五学期完成。

(一)校内实训: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

在校内完成各种教学技能训练,通过微格教学和课例分析,使学生熟悉常用教学技能。时间为第四学期,地点为微格教室。

考核要求:提供课例分析文字材料及评语、微格教学录像、说课录

像以及微格教学评价表。

(二)校外实践

1. 教育见习

教育见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学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学习优秀教师的师德风范和教育教学方法,培养从事教育工作的兴趣。时间为第三、四学期,总计不少于 10 次。

教育见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参观学校,观摩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听课,参加教育管理专家与教学一线名师的专题报告或讲座,参加主题班会,参加旗县区级及以上教研活动,体验和感受教师的工作和学校生活。

在教育见习过程中,本科为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听课不少于 4 节,本

科为非师范类专业和跨专业学生听课不少于 6 节。公开课听课次数不少

2 次,参加旗县区级及以上教研活动不少于 1 次,参加主题班会不少

1 次,参加专题报告或讲座不少于 2 次。


考核要求:提交规定次数的听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主题班会记

录、专题报告或讲座记录及反思。

2. 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学教育教学实际过程,学习优秀教师的师德风范和教育教学方法,思考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教育评价的方式及方法,有目的开展相关案例的搜集与分析。除经过批准自主联系实习外,采用以小组集中为主的方式进行教育实习。教育实习在第五学期完成,时间不少于 14 周。

(1) 教育实习的准备

学校及学院应与实践基地共同做好入驻实践基地前的动员工作,听取实践基地负责人和实践基地导师的情况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基地现状和学科课程教学的情况;帮助学生研究教材、备课、撰写教案和试讲;鼓励学生参与学科教学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培育。要求学生有重点地观摩教学公开课和主题班会,熟悉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

(2) 教学实践

学生在实践基地导师和校内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开展教学实践工作。认真听课,每周听课应不少于 4 节;认真编写教学设计,精心试讲。

独立讲授新课应不少于 6 节;授课前需经实践基地导师的批准;课后要

认真评课,集体讲评次数应不少于 2 次;参与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及阅卷等工作;积极参加实践基地的教研活动和学生的综合活动。

(3) 班主任实践

学生应认真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了解学生和班级文化,熟悉班主任


工作实践,参与集体或个别学生教育工作(如家访、班干部工作;认真搜集和分析相关案例;独立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应至少组织 2 次班级集体活动,如主题班会、报告会、团会、中队会等。

(4) 调查报告或学位论文材料的收集

学生结合教育实习内容或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收集相关实践案例、调研材料和参考素材等,为撰写调查报告或学位论文做好准备。

考核要求:实习结束后,需提供规定次数的听课记录、教学设计、

上课实录(含录像、课后反思的完整材料、学生管理案例及班级管理总结。撰写不少于 4000 字的教育实习总结报告,报告一般应包括收获与困惑、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和努力方向等。由实践基地和导师组共同负责审查所有实践材料和考核记录,提出最终考核意见,为学生评定成绩。

3. 教育研习

教育研习的目的是通过对教育实习的系统总结和反思,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教育研习在第五学期进行,时间不少于 4 周。

教育研习要求在实习期间结合教育实习的实际,有目的地开展专题调查活动,了解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现状,研究与工作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写出有一定水平的调研报告。

考核要求:撰写不少于 5000 字调查研究报告,须理论联系实际、

内容翔实,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否则一经发现即按教育研习成绩不合格处理。


(三)实践教学考核与成绩评定

实践教学结束返校后,由学院研究生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及指导老师根据研究生实践教学开展情况、实践导师和实习单位评价意见等综合评定各门实践课程考核成绩。

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并记入研究生个人档案。考核合格及以上者方能取得学分。考核不合格者须重新参加实践教学,费用自理。凡未参加实践教学或实践教学成绩不合格者,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七、职业能力标准

(一)获本专业硕士学位的实践训练要求

从切实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出发,应在熟悉基础教育历史及现状的前提下,接受与专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实践训练及案例教学。从事实践教学时间应不少于半年,可以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段实习等多种形式,通过顶岗教学、试讲、说课、助教、教学观摩、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活动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二)实践科研成果要求

申请授予教育硕士学位同学须完成以下任意一项成果:

(1) 完成 1 篇不少于 5000 字的教育实践研究报告或调查研究报告或案例研究报告或实验研究报告;

(2) 参编的教育教学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1(有署名


(3) 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物上(内刊、增刊、论文集等无效)公开发表 1 篇本专业的教育实践类文章或在自治区级及以上报纸发表 2000

字以上文章 1(本人署名第一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

(4) 以第一作者身份获得校级及以上获奖 1(需提供佐证材料

(5) 作为主持人获批校级及以上教育研究课题 1 项。

以上所列成果取得时间均需为研究生在学期间,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取得。

八、中期考核

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对其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学位论文进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和评定,评价其入学以来的学习成效,及时发现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培养质量。中期考核具体工作按《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执行。

九、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要立足中学教育实践,注重学以致用,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基础教育领域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论文形式须符合学术规范,研究问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方法科学,观点明确,持之有故,文字表达顺畅,格式和形制符合文体要求。学位论文能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行动研究报告、案例研究报告、课程开发方案等,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 2 万字。


(一)选题

学位论文选题应与学科教学(数学)专业领域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来源于中学数学的教育教学的实践问题。

(二)开题

最迟在第四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开题重点审查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设计。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应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学数学教师或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开题合格者可以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三)中期检查

第五学期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导师或者导师组负责对学位论文进度和完成情况进行审查,并提交学位论文进度表,导师签字审核后,学院备案。

(四)答辩

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查重、外审和答辩,答辩要全面审查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论文外审通过后,本人提出答辩申请,经导师和学位点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行答辩。答辩委员会委员重点从选题、知识运用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应用性及价值、写作等方面考查学位论文质量。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学数学教师或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具体要求参见《内蒙古师范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工作细则》。

(五)毕业与学位授予

课程考核合格,修满规定学分、无学术诚信问题,提交学位论文或者提交由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认可的实践成果,通


过学位论文答辩或者实践成果答辩,经内蒙古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十、阅读文献

需要阅读经典的数学教育名著、与课程相关的期刊论文与专著。期刊论文最好阅读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具体阅读文献见表 2。

2 必读/选读文献表


序号

著作/期刊名称

作者

出版单位

时间

备注

1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

十三院校协编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选读

2

数学教育学概论

曹才翰,蔡金法

江苏教育出版杜

1898

必读

3

数学教育概论

张奠宙,宋乃庆

高等教育出社

2004

必读

4

新编数学教学论

涂荣豹,王光明,宁连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选读

5

数学教学论

曹一鸣

高等教育出版杜

2008

选读

6

中学数学课程导论

丁尔陞,唐复苏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

选读

7

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

论与原理


施良方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必读

8

中小学数学能力心理学

[苏]克鲁捷茨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必读

9

数学教育学

[苏]A・A・斯托利亚尔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必读


10


中小学数学教学法

[苏]B・A・奥加涅相等


测绘出版社


1983


必读

11

数学学习心理学

RichardR Skemp

九章出版社

1995

必读

12

作为数育任务的数学

[荷]弗赖登塔尔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必读

13

中学数学的数与学

[美]贝尔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

必读

14

怎样解题——数学教学法的

新面貌


[美]G・波利亚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


必读


15

数学的发现

[美]G・波利亚

科学出版社

2006

必读



16



数学课程发展

[英]G・豪森,

[德]C・凯特尔,

[美]J・基尔帕特里克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



必读

17

数学教学理论是一门料学

[德]Rolf Bichler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必读

18


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

米山国藏著;

毛正中 吴素华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必读

19


数学算学

英国学校数学教育调查

委员会报告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选读

20

数学教育再探

[荷]弗赖登塔尔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必读

21

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

[美]D・A・格劳斯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必读

22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其

发展研究


曹一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选读

23

理解能力指导散论

[英]约翰・洛克,吴棠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选读

24

中国数学通史

李迪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必读

25

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

魏庚人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必读

26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数学

代钦

商务印书馆

2003

选读

27

中国数学教育史

代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必读

28

数学教育史简编

马忠林等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1

必读


29

20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数学卷)


课程教材研究所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选读

3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必读

3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教育部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必读

32

数学教育评价

魏超群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选读


33

发生认识论原理

皮亚杰

商务印书馆

1996

必读

34

儿童数概念的早期发展

周欣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必读

35

结构主义

皮亚杰

商务印书馆

1996

必读

36

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

学教育


郑毓信,梁贯成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必读

37

中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涂荣豹,宁连华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必读

38

数学哲学

张景中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必读

39

数学哲学

林夏水

商务印书馆

2003

选读

40

数学思维论

周春荔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选读

41

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

高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必读


42

数学教育原理——哲学・文化与社会的视角


黄秦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选读

43

数学教学心理学

喻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选读

44

数学课程论

宋乃庆,徐斌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选读

45

数学方法论选读

徐利治,王光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必读

46

数学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


王光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必读

47

数学教学论新编

代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必读

48

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

代钦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14

选读

49

初等几何问题解决教学研究

代钦, 李春兰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选读

50

数学教育研究导引

张奠宙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

必读

51

数学教育研究导引(二)

鲍建生, 徐斌艳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3

必读

52

数学文化教程

张奠宙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必读

53

数学教育经纬

张奠宙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必读

54

中国数学教育:传統与现实

王建磐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

必读

55

新数学教育哲学

郑毓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必读

56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

吴正宪,等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6

选读

57

数学思想方法与中学数学

钱佩玲,邵光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必读


58

数学与教育

丁石孙,张祖贵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选读

59

数学与创造

张楚廷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选读

60

数学与文化

齐民友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选读

61

情真意切话数学

张奠宙,丁传松,柴俊

科学出版社

2011

必读

62

数学教育心理学

曹才翰,章建跃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必读

63

数学学习论与学习指导

章建跃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必读

64

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

鲍建生,周超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

必读

65

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思想与

方法


邵光华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


选读

66

数学教学效率论(理论篇,实

践篇)


王光明,魏芙蓉


新蕾出版社


2006


必读

67

中国数学课程研究 30

李善良,宁连华,宋晓平

科学出版社

2012

必读

68

中国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30


喻平,连四清,武锡环


科学出版社


2012


必读

69

中国数学教育哲学研究 30


曹一鸣,黄秦安,殷丽霞


科学出版社


2012


必读


70


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1-3卷)

[德]菲利克斯·克莱因舒湘芹,陈义章,杨钦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必读

71


数学的的历程

[美]E.T.贝尔著,李永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选读


72



精彩的数学错误

[美]阿尔弗雷德·S 波萨门蒂尔,[德]英格玛·莱

曼著,李永泽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选读

73

华人如何获得和提高

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


李业平,黄荣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选读

74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


代钦,王光明,吴立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必读



7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解读



史宁中 王尚志



史宁中 王尚志



2020



必读

76

解题漫谈

单墫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6

选读

77

我怎样解题

单墫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

选读

78

解题研究

单墫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6

必读

79

问题驱动的中学数学课堂教

学:理论与实践卷


曹广福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


选读

80

问题驱动的中学数学课堂教

学:概率与统计卷


曹广福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


选读

81

问题驱动的中学数学课堂教

学:复数与三角卷


曹广福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


选读

82

数学教育基本问题研究

喻平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必读

83

教育的智慧

林崇德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9

必读

84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

理论、实践与案例


汪晓勤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选读

85

华人如何学数学

范良火、黄毅英、蔡金法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7

必读

86

华人如何教数学

范良火、黄毅英、蔡金法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7

必读

87

数学基本思想 18

史宁中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必读

88

教育的本源与思考

史宁中

商务印书馆

2018

选读

89

数学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


王光明


北京师范大学


2018


必读

90

核心素养立意的高中数学课

程教材教法


章建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必读

91

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

学与评价研究


喻平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选读

92

中国学生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概论


孔凡哲、史宁中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选读


93

数学素养与数学项目学习

徐斌艳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选读

94

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研究

徐斌艳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

选读

95

HPM: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汪晓勤

科学出版社

2017

选读

96

上通数学,下达课堂——当

代中国数学教育名家访谈


曹一鸣,刘祖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选读

97

基于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行

动教学课例研析(必修篇


袁景涛,李时建,吕传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选读


98

基于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行动教学课例研析

(选择性必修篇



袁景涛,李时建,吕传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选读

99

郑毓信数学教育文选

郑毓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选读

100

单墫数学与教育文选

单墫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选读

101

张景中数学教育文选

张景中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选读

102

罗增儒数学教育文选

罗增儒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选读

103

数学教育学报


天津师范大学主办


必读

104

数学通报


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必读

105

课程·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


必读

106

数学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必读

107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主办


必读


108


教育研究


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

科学研究所主办



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