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6日至15日,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四子王旗,组织开展了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边境旗县基础教育支援帮扶、政策宣讲等重点领域,在服务基层中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根脉的传承与践行
7月8日,数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四子王旗博物馆开启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从史前化石到元代银印,从戍边故事到航天辉煌,每一件文物都见证了草原与中原文明的交融共生。在航天文物前,志愿者们深刻体悟到科技报国的磅礴力量。7月9日,志愿者们走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聆听“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感人故事,深切感受都贵玛老人无私大爱的磅礴力量。民族团结之力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浩瀚江河。志愿者们从历史的见证者转变为共同体意识的传承者、践行者——他们将以青春之力播撒团结的种子,让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精神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二、聚焦教育帮扶:点亮乡村学子的未来希望
教育帮扶是此次实践的重要使命,从前期筹备到落地实施,全程彰显“精准化、长效化”理念。7月6日至8日,志愿者提前开展家访“结对子”活动,深入了解学习习惯、学科短板与家庭需求,为精准辅导奠定基础。7月7日,数学科学学院与四子王旗实验小学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校地协同教研”,志愿者与该校数学教师围绕“基础教育与数学创新教学”展开研讨,一线教师分享的课堂管理技巧、分层教学经验,让志愿者对“因材施教”有了更鲜活、更深刻的理解。
7月9日至15日,志愿者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一对一志愿支教服务,化身“全能型”教育使者:既辅导数学重点知识、暑假作业,又拓展语文、外语等内容;通过数学游戏、智力挑战,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将红色教育融入课程,在知识传授中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结对子”活动将持续进行,“线上+线下”结对群的建立,让帮扶从“短期服务”延伸为“长效陪伴”。这一跨越地域的教育联结,既是青年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更是以教育为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用知识赋能成长,以陪伴传递温暖,让每一颗边疆学子的心灵都与祖国同频共振,教育的种子在守望相助中茁壮成长,终将成为支撑北疆未来的参天栋梁。
三、政策宣讲与社会调研:助力基础人才储备
团队同步推进多元实践,实现“服务一方、带动一片”的良好成效。7月10-11日,数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四子王旗开展专项调研,通过问卷聚焦学生职业规划与教育需求,同步宣讲公费定向师范生政策。公费师范生政策宣讲走进四子王旗一中,志愿者们借助精心制作的PPT,全方位呈现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详细解读公费师范生政策要点,为心怀教育梦想的学生指明前行方向,助力他们明晰未来职业发展路径,为自治区基础教育人才储备注入动力。此外,志愿者们深入社区,一对一为家长解读报考流程、培养体系及就业保障,结合案例解答专业适配、职业发展等关切,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为家长科学规划子女学业生涯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依据。
与此同时,团队聚焦当地数学教学现状、师资配置等痛点,围绕数学教学实际状况与师资队伍建设等维度展开社会调研,精心撰写调研报告,积极为基础教育发展献言献策,并为后续大创红旅赛道项目积累珍贵的一手数据支撑。
本次活动既搭建起高校与地方的教育信息桥梁,进一步深化了团队对乡村教育需求的认知,同时有效增进了家长对基础教育人才本土化培养模式的理解与认同。后续,团队将整合梳理调研数据,为优化“数学+师范”人才培养、完善教育帮扶长效机制提供依据,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北疆基础教育。
四、多维实践赋能:青年书写新时代志愿答卷
实践团队还开展了多项惠民服务。7月12日,数学科学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答题赢奖励”反诈宣传活动,针对老年人反诈意识薄弱问题,以“学案例、答问题、赢奖品”的互动形式,为老年群体拆解养老诈骗套路,普及防骗知识。这场活动,既是为老年群体筑牢财产安全防线的务实之举,更是以贴心服务织密“中华民族一家亲”情感纽带的生动实践,让守护与温暖在草原大地上传递。
7月13日,团队步入四子王旗广场路社区,开展街道清扫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社区环境“美颜”,助力文明城市建设。团队将持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让青春力量不仅活跃在清扫现场,更能沉淀为投身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担当,让志愿服务的种子在社区沃土中扎根生长,以“微行动”汇聚“大能量”,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添砖加瓦。
7月14日,学院领导带领团队走进服务地社区,开展了一场饱含温情的孤寡老人慰问活动,将真挚的关怀与融融暖意送至老人身旁。始终关注老年群体实际需求、推动关爱服务常态化,这不仅是对社会老龄化命题的主动回应,更是青年一代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的鲜活写照。青年志愿者们坚定表态,定当以青春热忱书写责任篇章,为新时代志愿服务注入更深厚的民生温度与更持久的发展动能。
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25年“三下乡”活动,是青年学子以行动践行“强国有我”誓言的生动注脚。从教育帮扶的深耕细作到反诈宣讲的贴心守护,从政策解读的精准落地到民族团结的精神传承,在服务各族群众的实践过程中,志愿者们完成了“知”与“行”的深度融合——他们既以青春之力为边疆发展添砖加瓦,更在与各族群众的双向奔赴中,深刻领悟到“边疆安宁则国家安宁,民族和睦则社会和睦”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