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师范门:以初心致远方
2025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四班 王璐
当九月的风拂过校园的荷叶,我终于踏上了这片承载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初心的土地。作为师范新生,站在教育梦想的起点,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师范"二字沉甸甸的敬畏。
填报志愿时,"师范"于我而言,是课本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古老注解,是长辈口中"教书育人是积德的事"的朴素认知。直到走进校园,才渐渐懂得:师范教育从来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传承。这里的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践,都在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一束光——既能照亮学生前行的路,也能温暖他们成长的途。
站在师范生涯的起点,我时常会想象多年后的自己:或许在城市的课堂里,用多媒体技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或许在乡村的讲台上,用双脚丈量教育的广度;或许在特殊教育学校,用耐心守护每个独特的灵魂……无论身处何地,我知道,“师范”二字赋予我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既要做“经师”,精通专业知识,成为学生求知路上的引路人;更要做“人师”,涵养高尚品德,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榜样。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的这句话,如今已牢牢地刻入我的心中。作为新时代的师范生,我们有幸站在教育改革的潮头,见证着“双减”政策下教育回归本真,亲历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这既意味着机遇,更意味着挑战——我们既要传承老一辈教育者的坚守与奉献,也要具备创新与突破的勇气,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回应时代对“好教育”的呼唤。我们既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让自己成为"有料"的老师;更要涵养品格,让自己成为"有温度"的引路人。
师范之路,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以初心为笔,以热爱为墨,在教育的画卷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答案——不辜负"师范"二字的嘱托,更不辜负那些终将相遇的、期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