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上7点半,数学科学学院在线上举办了题为“大模型时代Python程序设计智慧课程建设与教学变革”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了武汉理工大学赵广辉教授主讲。会议由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系主任范鹏程老师主持,萨和雅院长、数学系系主任乌日柴胡以及我院20余名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会议。
赵广辉教授围绕AI对程序设计教学的影响、从数字课程到智慧课程的转变、从知识传授到探究学习的模式更迭,以及当前面临的困境与风险等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指出,随着大语言模型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模式和方法也亟需与时俱进。
在讲座中,赵教授详细介绍了智慧课程建设的进展。他提到,知识图谱、能力图谱以及各类智慧教学工具的应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还使得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这些工具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为其推荐最适合的学习路径和资源,从而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提升学习成效。
同时,赵教授也展示了AI大模型在Python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实例。他强调,人机协作的生成式探究学习模式已成为当前程序设计教学的新趋势。这种模式鼓励学生通过与AI的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从而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发展潜能。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迁移到复杂问题的分解、评价和优化上,而AI则负责完成一些繁琐的代码编写和测试工作。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系统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人机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关键能力。
最后,赵广辉教授与参会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针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和困惑,他一一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教师们的教学视野,也为学院进一步推进智慧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示。
通过本次讲座,数学科学学院的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了大模型时代智慧课程建设与教学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老师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借鉴赵教授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广辉教授简介
赵广辉,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实验与公共教学部主任,国家级一流课程“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负责人。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理工专委会副主任。曾获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优秀教师奖”和武汉理工大学“卓越教学耕耘奖”。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4项。依托头歌教学平台建设的“Python程序设计”智慧课程入选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慕课十年典型案例”、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典型教研方法”,被482所高校引用做SPOC教学。主编《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获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优秀教材奖”。